智乐兔

随笔杂文

  • 文1690:校园里的笑话

    文1690:校园里的笑话

    1. 大一入学时,同寝室的相聚到一起,都喜欢聊聊天,吹吹牛。我们寝室也不例外。话说,开学第一天,我们寝室的一到齐,几人就围坐一起,准备开聊……刚坐下,一个人就“不失时机”地放了一个屁……我们都有点尴尬,不知说些什么好。还是室长灵机一动,拍着“放屁者”的肩膀亲切地问道:“听口音不像本地人呀……”2. 新学期伊始,我们计算机系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 ...

    查看全文

  • 文2038:怪诗拾趣

    文2038:怪诗拾趣

    《中国体育报》 王祥玉   拔胡诗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曾导演了许多悲剧。清代设有拔贡一科,一位老秀才求取功名心切,屡试不中,不觉已至暮年。有一次应试怕主考官嫌自己两鬓斑白,须如银丝,难以选中,忍痛将满腮胡子拔光,结果仍未考中,不禁潸然泪下,遂作《拔胡诗》一首:未拔贡兮先拔胡,贡未拔兮胡已无;早知拔胡不拔贡,不如不贡不拔胡。   咸淡诗晚清时苏州有一歌女,工弹唱,富姿态,盛传一时。但这位歌女平日装束十分淡雅,喜穿浅红色衣裙。后来嫁给了一位盐商,有人打趣而作《咸淡诗》曰:淡红衫子淡红裙,淡扫娥眉淡点唇,可怜一身都是淡,然何嫁与卖盐人。   剃头诗明末清初,清廷强令汉人仿照满人习俗一律剃头,颁布 ...

    查看全文

  • 文1689:没有上锁的门

    文1689: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 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妈,妳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淖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着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 ...

    查看全文

  • 文2037:思想的痕迹

    文2037:思想的痕迹

    邦达列夫人生艺术随想集 邦达列夫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12月26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蒋软禁。抗战胜利后,张想:当年因“兵谏”蒋抗日而被囚禁,现在日本投降了,蒋该释放自己了吧。但是蒋介石丝毫没有释放他的意思。张学良以为可能是蒋介石忘了这件事,便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托人把当年在欧洲考察时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送给他的一块手表转赠给蒋介石,暗示蒋介石看一下时间,10年过去了,你为何还不释放我?数日后,张学良彻底失望了,因为蒋介石托人将当年美国总统送他的钓鱼竿回赠给张学良,暗示,手表我已收到,也看过了,不过我没有忘记时间,现在还早着呢,军政方面没有你张学良的事,你还是去钓鱼打 ...

    查看全文

  • 文1688:一碗饭与一念间

    文1688:一碗饭与一念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 :“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什么也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 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 ...

    查看全文

  • 文2036:怕

    文2036:怕

    《臭老九酸老九香老九》 赵曙光   我从小就怕。什么都怕。妈妈说我是“小蛋抱的”我怕狗吠,我怕狗不声不响下口咬,我怕伸出舌头瞪着红眼的狗。我怕疯狗,我见了狗,就怀疑它是疯狗。我怕狼狗,更恨狼狗,尤其憎恶日本狼狗。那是抗日战争的第四年,一天早晨我背书包上学,走在日本人住家门口,忽然门开了,一条狗,一条狼狗蹿了出来,扑我。我跑,它赶。我急中生智,摘下书包,抡开了,狼狗一扑一退。我抡书包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我边抡边退,退出扑击圈。一个日本人龇着狼狗似的牙笑着。我怕狼狗及其主人。直到今天我恨狼狗及其主人,从未麻木而丧失警惕。   我怕住在同房间的人丢了东西、财物、票证。因为谁都在被怀疑之列。在学校里 ...

    查看全文

  • 文1683:妈妈,我曾经恨过你

    文1683:妈妈,我曾经恨过你

    我和妈妈是相克的,我一直这么认为。因为我们太像了。我遗传了妈妈的几乎所有,她的长相,她丰富的情感,她的敏感,她年轻时的浪漫,以及,她的好胜、死要面子,面对一切带按钮的东西时的无所适从,她的没有方向感和害怕过马路。 我上小学前曾经是孩子王,手下有二三十号孩子,我野性,霸气,极有号召力。每天,我领着学校家属区的一群小孩子上山下河爬树捉鱼,我安排着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我六岁时,竟然说服了比我大三四岁的一批孩子在我的带领下夜晚去爬一家军工企业几十米高的贮油罐。我们沿着窄窄镂空的小铁梯往上爬,我们横七竖八躺在弧形的油罐顶,望着月亮。我记得一个大孩子说了句让我费解的话:“面对天空,我们是多么渺 ...

    查看全文

  • 文2035:怎样自学英语

    文2035:怎样自学英语

    百科知识 董乐山   近几年国内学习英语风气很盛。但自学者经一段摸索之后,往往苦于不得其门而入。著名翻译家董乐山著文专述此问题,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他说,自学英语必须——“四会”缺一不可语言是牵涉到听、说、读、写四个功能的交流手段。要掌握一门外语,尤其是在打基础阶段,这“四会”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的。   有人说,我只要能看懂就行了,听不听得懂,说不说得出口,无所谓。这种看法是很不全面的。因为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化,而语言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听和说是进行对话的关键,没有听和说,就没有语言。英语的一个单词,一句话,如果你自己能听懂,能说得出口,你就能有效地看懂它,记住它 ...

    查看全文

  • 文1680:5000只鸭子

    文1680:5000只鸭子

    5000只鸭子一个男教师在教室上课,面对乱哄哄的课堂,他气恼地说:“两个女人发出的嘈杂声就等于10000只鸭子发出的声音。”一天,男教师的妻子来学校找他,女学生报告说:“老师,外面有5000只鸭子找您!” 丈夫扔猫丈夫对妻子养的猫忍无可忍,抓起猫,走进树林扔了。回家一看,猫正安逸地趴在门口,还满意地对他发出轻轻的呼噜声。丈夫气坏了,把猫塞进麻袋就出了门。他走了10公里,向左转又走了15公里,再折向东北走了12公里,又往西走了20公里,然后把猫从麻袋里放出来,就自个走了。一小时后,丈夫用手机给妻子打电话:“猫回家了吗?”“对,5分钟前就回来了。亲爱的,你问这干嘛?”“你叫这个畜生接电话,我找不着 ...

    查看全文

  • 文2034:怎样欣赏名著

    文2034:怎样欣赏名著

    斯蒂夫·爱伦 朱红   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人类所完成的一项最了不起也是最困难的技巧——怎样阅读。   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读老师指定的书。老师指定读《白鲸》,我不想读,我不喜欢它,我以为我赢了。   可实际上,我输了。我努力和《白鲸》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我付出了代价——我失去了阅读名著本应得到的有益的东西。   后来,我自觉地回到《白鲸》上来了,我喜欢它,而且每读一遍,我都发现一种新的乐趣。   什么是名著呢?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你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   名著是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   不是很多书 ...

    查看全文

  • 文1672:就职前的准备工作

    文1672:就职前的准备工作

    跟即将离开学校的人共勉 《从校园到公司以及往后十年》 做好就职前的准备工作接到任用信函后应该立刻打电话或者亲自拜访你的新主管,请他立刻指点你该读那些跟工作相关的书籍、资料。这些资料与你准备面试时读过的大不相同。如销售报表、组织架构图、盈亏表、企划书、公司的技术资料以及公司政策与作业程序手册等,将有助于你获取必要的了解,进而激发你的新责任感。如果可能的话,不妨请求你的主管介绍你给即将共事的同事认识,如此,你就可以在正式上班前与他们讨论一些问题。刚开始上班的第一周,你势必会有很多的困惑,因此,想要吸收与工作有关的咨询极为困难。 第一周要注意的事项 记住人名,到人事部门填写个人相关资料;询问哪里可以 ...

    查看全文

  • 文2033:怀念

    文2033:怀念

    禹汉玲   儿子勒克小时候,总喜欢坐在我膝上看电视。三岁的孩子已能够清楚地判断真虚幻的人和事。他知道车祸、火灾、宇航员是属于现实生活中的,而蝙蝠侠、蛙人、星球大战则属于虚幻世界。惟独恐龙,他似乎永远分不清它到底属于哪个时空。   他无法理解这个曾经在地球上生存、而今却灭绝得不见踪影的庞然大物。我越是对他解释就越是平添他的困惑与愤怒,按他的逻辑:凡是现在看不到的东西就意味着它从未存在过。   一天,电视中正在播放缅怀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生平的纪录片。当年轻的总统驾驶帆船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勒克仰脸问我:“那人是谁?”“约翰·肯尼迪,以前的美国总统。”   “现在他在哪儿?”“他死了。”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