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年科研经费数千亿 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当前我国财务科研经费年支出达数千亿元,而真正世界级的科研结果和大师级的科学家鲜有呈现

  马晓华

  “青蒿素是传统西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10月5日晚间,刚刚取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经由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外界表达了获奖感言。

  感言背后,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中国未来还会不会有“屠呦呦”呈现。

  “当新闻变旧闻,旧闻变杂闻,各人都在一窝蜂炒作时,咱们应该汲取什么?(青蒿素)是事先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科研攻关,但在市场化体系下,中国的新药创制却远远落伍于国际。”一位药监体系的官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现,每年中国都有几百亿乃至上千亿的科研经费,但对新药的创制并没有起到推动影响,结果不多,而“浮夸风”式的论文却不少,乃至呈现论文造假。

  该官员表现,在屠呦呦之后,新药创制未来是否再出世界级结果,科研体系的变革将是关键。

  诺奖为何选择屠呦呦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结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西医研讨院终身研讨员兼首席研讨员,青蒿素研讨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她,根本没有想到会取得诺贝尔奖,而给她带来这份殊荣的是她在1972年胜利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青蒿素。

  “青蒿素研讨获奖是昔时研讨团队群体攻关的结果,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荣誉,也标志着西医研讨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这段获奖感言,屠呦呦写在一张纸上,在接收媒体采访时,一字一句地念出来。

  1955年,屠呦呦大学结业后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西医研讨院(现中国西医研讨院)工作。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事先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发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名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职员,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屠呦呦和同事们经由翻阅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无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实验,但没有得到无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由于加热的过程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无效身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咱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咱们才真正发明了无效身分,经过实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咱们试到本人身上,各人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固然这个名目是一个群体作战的名目,然而屠呦呦第一个胜利提取了青蒿中性提取物,这是名目的关键节点,固然之后也须要更高含量的技术,但假如没有这个提法,后面的事情也许不存在,也许会推后被发明。”一位西医药界药学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由于事先良多人都提不出来,她是第一个拿到青蒿素身分的人。”

  此后,青蒿素联合疗法成为治疗疟疾最无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屠呦呦是否复制

  屠呦呦取得了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最高的奖项,今后还会不会有“屠呦呦”呈现?

  “每年中国都有几百亿乃至上千亿的科研经费,然而却像撒芝麻盐一样,对新药的创制并没有起到推动影响,恰恰让中国的新药创制落伍于国际良多,这么多的经费,出来的结果却很少,乃至于没有,这样的医药科研体系下,如何能再出一个屠呦呦?”上述药监体系官员表现。

  2013年全国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昔时国度财务科学技术支出为6184.9亿元,比上年增加584.8亿元,增长10.4%。昔时,医药制造业研讨与实验(R&D)经费为347.7亿元。但与巨额科研经费相比,中国真正世界级的科研结果和大师级的科学家鲜有呈现,生物医学界也不例外。

  “国度固然有几百亿的科研经费,然而具体到每个品种上,仍然属于毛毛雨。良多人拿国度的科研经费都是出于不拿白不拿。”上述药学专家表现,中国90%的医药企业不具备新药创制的能力,经费却像“仙女散花”,对真正须要巨额科研(经费)的企业来讲,经费远远不够,“良多新药做做就做不下去了。”此外,中国的药物审评制度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不少企业在实验中的新发明往往由于烦琐的审批环节被扼杀。

  屠呦呦的胜利,无法否认是事先举国体系下典型的攻关结果,而在如今市场化体系下,是否再造就一个屠呦呦?

  “(目前)在中国,更多的是每个科学家在本人奋斗,都认为本人的团队力量很强大,一起作战的可能性比较小,除非由某位院士牵头,把名目分下去,否则基本组织不起力量。”上述药学专家表现。

  不过,在中国科学院的上海药物所,身价千万元的科研职员已经呈现了。“他们的科研队伍假如出了科研结果,然后转给市场后,科研职员会占有50%的收益,不用再为生存和生活担忧,能集中精力做科研。事实上,在中国的富豪榜上,鲜有科研职员的名字呈现。中国科研体系的人事制度也是须要咱们思考的——如何激励他们去?”上述官员表现。

  针对科研存在的,国度2014年出台了《关于深入中央财务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造计划》,直击我国现有计划管理“九龙治水”、财务资金“天女散花”的现象;今年9月,《深入科技体系改造实施计划》向社会公开,这份纲领性文件的公布意味着,深入科技体系改造正迈入实质“施工”阶段,下一个“屠呦呦”令人期待。

  “由于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西医药发生更多有价值的结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影响。”屠呦呦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说。

转载自:https://tech.sina.com.cn/d/2015-10-08/doc-ifxirmpz8133430.shtml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智乐兔
转载请注明:转自《我国年科研经费数千亿 下一个“屠呦呦”在哪儿
本文地址:https://www.zhiletu.com/archives-4841.html
关注公众号:智乐兔

赞赏

wechat pay微信赞赏alipay pay支付宝赞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X

售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智乐兔官微